上周六(6月26日),廣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橋 海心橋開通后首個公眾開放日,人氣爆棚。南都記者從廣州塔方面了解到,受到廣大市民游客的熱情追捧,大家紛紛前來登橋,拍照打卡。截至6月26日上午10時,海心橋累計接待市民游客約 25622人次。

26日上午,海心橋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來打卡,現場人氣爆棚。
市民Candy:多了個跑步的好去處
“打卡海心橋,環繞天河海珠一圈!”一早,市民Candy在朋友圈里曬出了自己跑步過江的路徑圖,興奮地分享了在海心橋跑步的體驗。
在珠江新城工作和生活的Candy對橋的修建一直很關注,Candy表示,“這是一座很有創意,有意義的橋。”

Candy的跑步軌跡。
“過去很多外地朋友來的時候,帶著他們珠江兩岸游的時候,行走很不方便, 有了人行橋兩地的景點就更加連貫了。”Candy表示,早上發了朋友圈之后,不少外地朋友點贊,更表示,下次來到廣州可以從珠江新城一路游玩到小蠻腰,還期待能搭乘有軌電車到琶醍等地方游玩。“對我來說,除了以后多了一個跑步的路線,家人也可以在珠江兩邊散步走走。”
市民王小姐:
晚上加上燈光效果會更好看一些
“我住在獵德,每周末都會沿著江邊散步過去,以前因為是封閉施工,也是看了新聞后才知道是人行橋。”市民王小姐告訴南都記者,得知人行橋通行后,第一時間就想和家人去現場體驗看看。

王女士傍晚抵達海心橋,發現現場游客不少。
“因為知道要預約,就想著去現場看看情況再決定。如果人少就上橋走走,人多的話就等下次再去。”當王小姐一行人走到海心沙橋腳時發現,人還真不少!“在現場看了看外觀,就離開了。”
王小姐表示,雖然還沒有上橋,但從外觀看,“遠看的時候感覺比一般人行橋更大更長一些,走進一看才發現還設有不同的引橋方便行人使用。相比白天,晚上加上燈光效果會更好看一些。”
市民林女士:
橋身設計贊,橋上風景美
“昨天就預約好一家人的名額,現場看橋和在圖片上看感受真的本不同。”提及參觀體驗,市民林女士贊不絕口,“‘琴鳴絹舞’的琴弦的造型很別致,整體很有設計感,做到了把藝術融入建筑里面,感覺非常妙。”
林女士表示, 海心橋連接了廣州的小蠻腰和花城廣場兩個地標建筑,和市民可以更好地穿梭其中,加上橋本身也是一個景點,整體感覺非常好。林女士笑著說,出發前看新聞發現橋上有不少花心思的設計,然而去到現場后,一家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風景上,“今天在橋上看風景都沒看夠,很多小細節要留著下次再去發現。”
市民萬女士:
配套指引有待完善
“一家人去吃飯興起過去看看 ,沒想到加入了人從眾。”夜間,市民萬女士分享,幸運地搶到了海心橋當天的最后兩個預約名額,順利上橋嘗了“頭啖湯”。
萬女士表示,關于海心橋的指引還有待完善,“一開始我們想開車從海心沙繞進去,結果發現走不通,關于‘海心沙在哪’花城大道等區域均沒有相關指引,導航也還未能找到這座橋的定位。”最終選擇將車停放在附近寫字樓再步行穿過海心沙抵達海心橋。

夜幕下的海心橋和廣州塔。萬女士拍攝
順利登上橋的萬女士驚喜地發現,橋上風景超贊。“由于今天人比較多,橋上兩側的不同體驗需要來回往返走,除此之外,整體體驗還是很不錯的。”

夜幕下的海心橋和廣州塔。萬女士拍攝
據了解,慕名而來的人不少,由于限制人流,現場還有不少沒有預約到名額的市民在外圍拍照, “建議想去參觀的市民在前一天做好預約,現場信號不好的時候,后臺打開會很慢。”
此外,萬女士建議,除了交通指引有待完善, 現場的指引及配套同樣有待完善,例如洗手間的配套及指引,“可能因為景點比較新,希望日后可以一步步完善。”
市民央央:
期待有更多有意思的配套
市民央央同樣興起去參觀海心橋,“3點時突發奇想,上系統預約很順利,6點上橋。”央央分享現場游人確實不少,建議想前來的市民提前預約。
央央表示,雖然人很多,但大家都很文明守秩序。 “橋上景觀開闊,可以完整地看到廣州塔。橋下風景也很好,遠看橋更好看,在海心沙一側拍照效果也非常佳,現場有草地還有人前來放風箏,很愜意。”游覽過程中,央央發現海心沙里還有市集在裝修籌備中,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有意思的配套活動出現。
部分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中
隨著海心橋的開通,作為配套升級改造項目的海心沙4號及5號橋的升級工程也接近尾聲。南都記者在海心沙看到,靠近海心橋的海心沙5號橋已完成橋面瓷磚的重新鋪設,4號橋的護欄進行了升級改造。
值得一提的是, 海心沙3號橋在通往4號橋的出口處在此次升級工程中加裝了自動扶梯。

新增加的扶手電梯已投入使用。
在以前,往返海心沙4號橋與3號橋需要攀爬一段較高的樓梯,這對部分人士存在不便之處。相信自動扶梯的安裝將給來往的市民或游客帶來便利。
在人行步道橋開通后,從廣州塔南廣場出發,取道海心橋來到二沙島,再通過海心沙4號或5號橋進入海心沙,最后在海心沙2號或3號橋即可直達花城廣場、大劇院、廣東省博物館等地標建筑。

三號橋位置也在做最后施工。
小貼士
采用錯峰限時限流管控模式,出行前請先預約
為確保通行的安全有序,南都記者從城投集團廣州塔公司了解到, 海心橋目前參照旅游景區模式進行運營管理,實施預約、錯峰、限時、限流、限量管控模式。
每天7:00-23:00對外開放,原則上1小時為一個時段,每時段最大承載量為2500人。為方便大家的出行,市民可通過人行橋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。

市民央央拍攝
目前,在大橋剛開通階段實施安檢,落實亮碼、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離等疫情防控措施。為保持橋上良好通行秩序,請市民和游客自覺遵守人行橋管理規定,人行橋禁止機動車、非機動車通行,不得攜帶犬只、攀爬翻越、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,并按照現場安保人員指引有序通行。如遇暴雨、大風等惡劣天氣,將臨時對大橋進行關閉。

預約注意事項:
市民游客上橋可以通過公眾號預約,登錄“海心橋”公眾號,在“游覽預約”一欄,點擊“個人預約”。
選擇預約日期和時段,登記姓名和手機號碼,就可以進行預約。
橋的通行時間為7:00-23:00。
預約成功后,市民可在珠江兩岸通過安檢上橋,但會有高峰客流控制。市民游客上橋,也要出示穗康碼綠碼。出行前還請做好準備。
轉載:南方都市報(nddaily)報道
采寫:南都記者 鄭雨楠
攝影:南都記者 徐杰